目 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5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7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7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9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3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1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22
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
精髓.......................................................24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24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27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9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34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34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34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6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38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43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46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46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49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53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56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56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56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5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61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6l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6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69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69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71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7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75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75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77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81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8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85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85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86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9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9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9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96
三,、科学把握3499拉斯维加斯官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0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l0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0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07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111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111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1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15
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15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l16
三、坚持科学发展...........................................119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120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120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21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22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27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27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27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3499拉斯维加斯官网完善和发展...........................129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131
一、全面深化改革...........................................131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133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35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137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37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138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40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44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4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14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l4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51
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53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55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55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157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59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60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62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62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63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165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67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69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169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170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172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173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173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174
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75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79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79
一、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79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历史任务...................................................180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
坚强意志...................................................181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182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l82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
重要意义...................................................187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189
四、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191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l96
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196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96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98
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201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03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203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205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10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11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理论.......................................................214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214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214
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215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217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218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根本力量.............................................218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21
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222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223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223
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224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226
第四节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228
一、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重要力量.................................................228
二、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3499拉斯维加斯官网国现代化建设
的战略任务.................................................230
三、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231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233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235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238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38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238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40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42
第二节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44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44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47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248
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
执政党.....................................................250
结束语.........................................................254
2007年版后记...................................................256
2013年修订版后记 ..............................................257
目 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5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7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7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9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3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1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22
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
精髓.......................................................24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24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27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9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34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34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34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6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38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43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46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46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49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53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56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56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56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5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61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6l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6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69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69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71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7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75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75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77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81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8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85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85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86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9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9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9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96
三,、科学把握3499拉斯维加斯官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0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l0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0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07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111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111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1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15
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15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l16
三、坚持科学发展...........................................119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120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120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21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22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27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27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27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3499拉斯维加斯官网完善和发展...........................129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131
一、全面深化改革...........................................131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133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35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137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37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138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40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44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4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14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l4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51
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53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55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55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157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59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60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62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62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63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165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67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69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169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170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172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173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173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174
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75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79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79
一、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79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历史任务...................................................180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
坚强意志...................................................181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182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l82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
重要意义...................................................187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189
四、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191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l96
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196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96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98
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201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03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203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205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10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11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理论.......................................................214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214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214
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215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217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218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根本力量.............................................218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21
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222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223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223
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224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226
第四节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228
一、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重要力量.................................................228
二、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3499拉斯维加斯官网国现代化建设
的战略任务.................................................230
三、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231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233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235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238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38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238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40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42
第二节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44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44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47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248
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
执政党.....................................................250
结束语.........................................................254
2007年版后记...................................................256
2013年修订版后记 ..............................................257
版权所有 ?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联系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南内环西街1号
联系电话:0351-6338716
传真:0351-6337714
邮编:030024
站长信箱:master@sxieb.com
晋ICP备08102202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902000267号